开创国际化本科教育的新途径陈进院长谈国际化教育探索历程
摘要从开始单纯的想为学生开辟一条高考的第二通道,为学生构架一个更宽阔的就学途径,到后来以培育国际化人才为理念,信息学院利用的十余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教学精品化、师资国际化、管理规范化,留学专业化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模式,成功的将国际课程班推向了国际化教育的轨道,开创了一条国际化本科教育的新途径。
正文记者:陈院长您好,请您阐述一下做国际化教育的初衷。陈进: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带来的挑战!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国际化的*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外经贸大学一直是对外经济活动的前沿,与全世界一百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对国际人才需求的理解更深刻,在对外经贸大学一万多名在校学生里,国际学生占了20%。 2001年信息学院开始和国外的一些大学进行沟通,希望为学生开辟一条高考的第二通道,分流一些高考生,打破高考独木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育。当初选了几所国外大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探讨国际化教育中可以获得的收益:*先,与国际接轨,学生可以得到语言方面的锻炼;第二,可以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第三,保持和国外大学的密切联系,比如教师到国外培训,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等,促进中外教育的共同发展;第四,为学生将来走向国际化的就业方向提供了一条安全、高效的途径。基于这四点,我们确认进行国际化教育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事情,于是国际化教育的项目就正式进入教研课题。
记者:我看到我们的招生简章上将这种国际化教育具体到一个名词“国际本科”,您能给“国际本科”一个定义吗?陈进:顾名思义“国际本科”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国内和国外学习让学生可以获得国际通用的本科文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修,而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需要有一个证明说明自己的成长结果,取得国际本科文凭就像国内大学有毕业证、学位证一样,是对学生大学阶段的成长肯定。学生通过这种国际间校际交流的模式,经过国内大学阶段1年的学习,再进入国外正规大学继续学习,获得一个国际通用的本科文凭证书,我们称之为“国际本科”。 记者:经过国际化教育的学生在就业前景上有什么优势?陈进: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毕业生社会就业实践,我们总结了留学生在就业前景上的几大优势:*先,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学生高中毕业后通过国内一年的学习,完全靠他们自己的实力走出去留学,出国之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自己独立经历,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或动手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其次,语言的运用能力比较强,学生在经过国外阶段的学习生活,会将*初生硬的英语交流或对话变得自然而流利,增强学生在社交过程中的自信心。第三,就是学生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自然的造就了学生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的视野。第四,学生可以灵活的进行专业选择,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大学是办不到的,国内大学学生选择了专业后就很难更改了,而国外采取的是通用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调整专业,学生选择的专业基本上是国内比较稀缺和就业情况比较好的。从已经毕业回国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学生在高*企业面试环节过程中可以极好的淘汰竞争对手,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更能发挥出他们的国际化优势。
记者:国际化教育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在国际化师资这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陈进:师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一种是合作大学派遣教授直接到我校进行教学,这在国内高校中我们是*早提出和能够实现这一点的学校;其次是引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师资,这些师资的特点是都经过国外著名大学学习拿到学位、而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这类师资我们学院每年都会引进,比如我们现有的师资有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这些教师一般在国外学习四到六年,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第三是派老师出去,经贸大学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出国进修半年以上,我们学院大部分老师已经在国外进修过,今年还有一些老师出去,经过进修的老师在教学上会进一步增强国际教育理念。教材选取也是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保*。我们选取的都是国际上通用的教材,采用双语教学,还要和国际上的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会议等方式使老师的理念和观念达到国际化的标准。 记者:从WTO到奥运再到世博,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剧,全球经济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陈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新时期大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教育必然与国际接轨,开放的教育市场必将引起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的教育必将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在竞争中寻找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发展中应对挑战。*先,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国际交流。要求高校在教师、科研、学术等方面必须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各国高校间合作的职能。教师和学生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要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经济全球化要求高校必须培养跨国公司的经营人才、国际谈判人才、驻外服务人才和加入国际组织人才。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任何一个国家要适应全球化、进入全球化,必须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这是经济全球化对高等学校提出的*主要的要求。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学校国际性的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服务性也日益突出,各国之间的合作研究、信息交流、人员往来日益增长,留学迅速增加,为国际教育服务业增加了生机,为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动力。 记者:从为学生开辟高考的第二通道到培养国际化人才,信息学院国际本科每一年都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于国际本科的未来发展又有什么样的计划呢?陈进: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国际化教育的精品项目,这十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打造着精品的国际课程班。主要表现在学员数量控制和生源质量控制。学生从入校到管理有着一套非常完备的方案和体系:*先,学生要通过考试入学,考试过程中我们除了看学生的硬件基础外,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潜在素质与能力。其次,学生入学后的管理方面,除了班主任责任制外,还有奖学金制度、校内集体住宿制度等。第三,在教学体制方面,我们选派良好的师资、与国外大学对接的课程设置等。第四,校友会和毕业生沟通反馈系统的建立,归国留学生座谈会的定期举办都对我们了解学生就业和深造情况以及国外留学经验借鉴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提高国际化教育的档次,将精品化课程的道路越走越宽。可以说,通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们不仅摸索出了一条国际化本科教育的新通道,而且也为社会造就了一批优*的国际化人才。
编者手记和陈院长对话的短短十分钟,看到了陈院长淡定中带着坚持和希望。在陈院长身后的玻璃窗里,我看到了很多写满信息学院业绩的奖牌和奖杯,还有著多海外合作大学与陈院长的合影,以及过往的国际课程班的学生和他的合影,这些看似平常物件,却沉甸甸的刻着信息学院国际化教育的丰碑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