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是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会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出资。2007年,为更好地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学资源,把学院进一步办大办强,在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的指示下,改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会独家举办。
我院1999年起面向江苏省招生,2004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安徽、浙江、福建、山西、山东等省份。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长、博士生导师张焕春教授任院长。学院坚持“正德厚生”校训和“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努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办学10年共招学生17000多名,现有在校学生6000名。
学院办学以来,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2002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回良玉、季允石、李源潮等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了学院。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东西部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在宁省(部)属高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
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学生完成学业、就业和创业开辟广阔天地:学院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仅一路之隔,毗邻河海大学新校区、密集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具有浓郁的科技、经济开发和文化学术氛围。学院办学10年,已先后投入3.7亿多元,建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校园。18万平方米的校舍、现代化的报告厅、标准田径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藏书53万多册的图书馆,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成了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学院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高效长效办学机制,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接受企业“订单”定向培养,毕业班学生最后一学期80%的学生到企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我院学生实习、就业和创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凸显的专业特色——为培养紧缺人才建立快速通道: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作为学院开展高职教育与服务社会经济的接口。在专业建设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院自身优势来设置专业。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导,工、文、管、经、艺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布局。2009年,学院招生的专业有25个,其中工科类专业占13个。每个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经常对专业如何设置、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和技能进行研讨。学院教学委员会定期讨论各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各年级教学计划、各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实验实训课的开课等作出规划和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群,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以抓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上舍得投入,不仅提供组织、经费上的保障,而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各专业建设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努力做到以强势专业显办学特点,以鲜明特色树学院品牌。目前,除院级八个重点建设专业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还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专业。在课程建设中,努力以课程建设促专业建设,把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之一,构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公共课和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课程新体系,同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有13门课程是院重点专业建设课程,有4门课程被评为院精品课程,计算机系“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电子工程系“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课程还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学院瞄准创建一流民办高校目标,至今已投入3.7亿多元,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校园。并先后投入3950万元,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全院共建设有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视频与动画、经济与管理、艺术设计、机电中心、建筑工程、汽车、语言、计算机等10个实训中心和60多个个实验实训室,多媒体教室40多个,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验室建设中,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已经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投入400万元建设校园网,投入400万元建成报告厅,投入400万元建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标准田径场,投入400万元绿化校园,投入560万元建成运动馆。在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先后与南京朗驰一站式汽车服务中心等数十个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一大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拓展了学院的办学空间。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构建了优良的平台,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学院拥有教职工4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35.28%。还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好、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为他们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完善的“双证”教育——打开就业的通道:推进“双证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我院已经取得了电子商务、软件技术等数十个证书考试及ATA国际IT认证中心考点资格,实施了计算机、外语、会计、电子商务和数控加工技术等职业技术证书考试制度,许多专业把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列入培养计划。我院学生就业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证教育”取得好成绩。如我院学生参加Delphi开发工具国际认证联机考试,通过率达到76%;参加数控加工(中级工)职业技术证书考试,85%以上学生拿到该项证书。
在推进学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加强就业指导,促使学生多就业,就好业。学院注重学校的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充分适应用人市场的需要。为了让学生多就业,就好业,学校开展了订单教育,努力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另外,在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实习期间,积极促进企业和毕业生的有效沟通,使毕业生在实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在校内校外实训中,促使一批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很快被企业相中,解决就业问题。学校还举行“双选会”、“招聘会”等,为毕业生找“婆家”搭建平台。十年来,已经培养七届10000多名毕业生,七届毕业生年内就业率均在96%以上,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历届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他们走上社会充分就业,为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建功立业。
公认的教学质量——构筑成才高平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量差异更大的学生进入民办高校。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级、分班教学和多元化培养。新生入校后,学校对他们的数学和英语能力进行摸底测验,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门基础课进行分级和分班教学,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吃饱”、“吃好”;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达到高职的基本要求。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使他们尽快成才,每年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并获得多个奖项。2007年,学院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学院代表队获第八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三等奖;戴婧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张丹妮同学获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dv作品《烛·福》获第二届全国“三分钟奥运dv、动画大赛”优秀奖,《胖妹减肥记》获大赛入围奖;06级学生参加江苏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b)考试,一次通过率达99.22%,优秀率高达49.58%。2008年,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07级非外语专业1768名学生参考通过率达82.93%;在江苏省第九届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中,计算机系葛建康获二等奖,机电工程系吴雯获三等奖;在“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郝嘉杰同学的《红旗飘飘》获得声乐组三等奖、陈露梦同学的扬琴独奏《黄河》获得器乐组三等奖、李娜同学的《中国结》获得舞蹈组二等奖、窦萌同学的摄影作品《脊梁》、《沉默》和张晓东同学的中国画《飞瀑图》获三等奖、洪宗伟同学的平面设计《南京印象》获得特等奖;参加春季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我院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98.57%和47.82%;机器人创新团队参加2008年“创智天地机器人马拉松嘉年华——暨2008fll亚太锦标赛华东直选赛”“创智天地机器人超级擂台赛大学生组”的比赛获得两个三等奖。2009年,社会科学系07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李林泷同学的DV作品《奏·想2008》参加“08奥运文化活动影像大赛”获“最佳创意奖”。在全省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总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8.13%和21.34%。
另外,2001年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职高专专科生中实行“专转本”统一考试政策后,我院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将面上教育和专转本辅导两条线分开抓,考前安排周末时间组织专转本辅导,一方面适应考生和家长的需要,搞好专转本工作,另一方面又坚持面上高职教育不偏离方向。七年来,我院学生“专转本”比例分别达到平均高达30%以上,先后共有4000多名学生分别转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本科培养。
优良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始终是学院的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学生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爱国家、爱社会、爱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同时把思想教育融入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广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觉性。在日常工作中,倡导老师厚爱、尊重、相信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启迪学生自觉成长。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基础差、行为方面有缺点的学生绝不言放弃,而是尽最大努力做好促进提高工作。一位学生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进入正德不到两年,从对学习失去信心到学业和思想行为有了根本的变化,他在写给院长的信中说:“说句心里话,当时孩子进入贵校,我们心里还不够踏实,通过孩子不到两年在贵校的学习、生活,我们感到了正德学院是我们家长放心的地方。她虽然没有南大、北大那样出名,但她同样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环境。学生公寓管理严,最受广大学生家长赞赏。校园内建有19个学生社团,外语节、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各类讲座、展览、演讲会、辩论会、运动会、文艺晚会经常举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正德风景线”。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大学生补充新知、开拓视野、增强能力、展现青春风采的舞台。通过春风化雨的细致工作,学生普遍养成诚信品德,拾金不昧不断涌现,关心他人蔚然成风,思想政治素质大幅度提高,每年都有1200多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建校以来已经发展学生党员近千人。在参加全国及省各类竞赛活动中,学生们捧回了众多荣誉,充分显示了学院开展素质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