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190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立志教育救国,毁家办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学院。1905年,震旦学院改名为震旦大学。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震旦大学建制撤销、系科并入其他大学。1984年,张惠莉有志于传承老震旦的教育理念,创办了“震旦教育”,并从震旦进修学院起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2003年,筹建震旦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正式挂牌。
三十余年,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秉持老震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倡导的校训“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讲教理”,确立“以人为本、育人育能、德育为先、教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树立“综合素养、创造能力、高尚人格”的培养目标,育就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2008年、2013年两次完满通过上海市教委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在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以后,2015年又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重点,补强短板,推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现设有公共卫生与护理、机电工程、传媒艺术、经济管理、东方电影艺术、教育等6个(二级)学院以及25个专业,还设有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思政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50%以上。
学院一向重视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建设。现已建有31个实训、实验中心,涵盖所有专业,其中包括数控机床、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中心,食品营养与检测、护理、药学、传媒艺术、国际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实训中心得到上海市教委专项经费支持,还建有颇具特色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楼。
学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迄今已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土耳其、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十多个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学院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0余万册、报刊杂志360余种以及电子图书260GB;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建有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室内篮球场、1200座大礼堂、100余座实验剧场、影视观摩厅、体育艺术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和生活服务一条街等。
学院为学生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学生公寓4人一间,室内置有上床下橱、写字台、空调、电扇以及供应冷热水的卫浴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建有完善的奖、助、勤、贷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以及企业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