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坐落在春城昆明,其前身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开始招生。独特的区位优势、八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成就了今日的云南大学--一所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育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28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9000人。设有17个学院、7个研究院、2个公共教学单位、1个留学生院,其中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开设7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5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民族学、历史学、生物学、数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58个硕士学位授权以及MPA、MBA、法律、工程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历史学、生物科学、数理基础科学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1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3人。
云南大学历来重视教学改革,以教学质量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基础厚、素养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实施"按需招生、按类培养、两次分流、弹性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即:一年级或一、二年级按照学科类培养,二年级或三年级开始分专业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年级末在全校范围内(包括学院所辖专业)选择专业和二年级末在学科范围内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坚持办好国家"历史学基地"、"生物学基地"、"数理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继续实行文史哲学科、经济和管理类学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选拔部分学生到美国多所大学学习二、三年级课程,在我校学习一、四年级课程,使这部分学生在四年内完成学业时可获得中美两所大学的学历学位证书;今年学校又新增"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根结线虫生防真菌资源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还主持了国家"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云南大学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始终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在国家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力度,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等教学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多次夺得"优胜杯",参加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等活动中累获奖励。近年来,全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学习科技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本科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百余篇优秀论文在核心刊物、国际刊物上发表。
学校将保持和发扬"自尊、致知、正义、力行"的优良治学传统,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为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教学性大学而奋斗。